1.無功補償的原理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負荷的裝置與感性功率負荷的裝置并聯接同一電路,能量可以在兩種負荷之間相互交換。這樣,感性負荷所需的無功功率可以由容性負荷輸出的無功功率補償。
采用無功補償措施過后,電源輸送的無功功率減少了,相應也使電網和變壓器中的功率損耗下降,從而提高了供電效率。
2低壓電網中的幾種無功補償的方式
提高功率因數問題的實質就是減少用電設備的無功功率需要量。因此,影響功率因數主要因素有三種,一是異步電動機和電力變壓器是耗用無功功率的主要設備;二是供電電壓超出規定范圍也會對功率因數造成很大的影響;三是電網頻率的波動也會對異步電機和變壓器的磁化無功功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針對影響功率因數的一些主要因素,要尋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夠使低壓電網功率因數提高的一些實用方法,使低壓電網能夠實現無功的就地平衡,達到降損節能的效果。常采用地方式有三種: 隨機補償、隨器補償、跟蹤補償。
1.隨機補償
隨機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組與電動機并聯,通過控制、保護裝置與電機共同投切。隨機補償適用于補償電動機的無功消耗,以補償勵磁為主,此種方式可較好的限制用電單位的無功負荷。
隨機補償地優點是:用電設備運行時,無功補償投入;用電設備停止運補償裝置也退出,不需要頻繁調整補償容量。更具有投資少、占位小、配置靈活、維護簡單方便、事故率低等優點。為防止電機推出時產生自激過電壓,補償容量一般不大于電機的空載無功。
2.隨器補償
隨器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通過低壓保險接在配電變壓器二次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的補償方式。配變在輕載或空載時的無功負荷主要是變壓器的空載勵磁無功,配變空載無功是用電單位無功負荷的主要部分,對于輕負載的配變而言,這部分損耗占供電量的比例很大,從而導致電費單價的增加,從而導致電費單價的增加。
隨器補償的優點是:接線簡單、維護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補償配變空載無功,限制農網無功基荷,是該部分的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電變壓器利用率,降低無功網損,提高用戶的功率因數,改善用戶的電壓質量,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是目前無功補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跟蹤補償
跟蹤補償,是指以無功補償投切裝置作為控制保護裝置,將低壓電容器組補償在大用戶0.4 母線上的補償方式,適用于100 及以上的專用配變電用戶。
跟蹤補償的優點是:可較好的跟蹤無功負荷的變化,運行方式靈活,補償效果好,但是費用高,且自動投切裝置較隨機、隨器補償的控制保護裝置復雜,如有任一元件損壞,則可導致電容器不能投切。且主要適用于大容量大負荷的配變。
上述三種補償方式均可對特定種類無功負荷實現“就地平衡”的無功補償,降損節能效果好。
結論
無功補償技術在邊沿科學如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在電力系統領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形成了多種補償方式。本文在對無功補償技術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傳統無功補償裝置的缺點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智能無功補償裝置,該裝置適合對大用戶進行無功補償,也就是隨器補償,其優點如下:
(1)裝置結構簡單,通過硬件軟件配合,穩定性高,晶閘管和磁保持控制投切,可實現真正的智能控制,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2)采用LCD顯示,可實時顯示電壓、電流和功率因數等數據。
(3)徹底解決低壓電容器投入浪涌電流問題,無觸燒損之慮,不會產生諧波注入,安全可靠性高.
(4)具有完善的過壓、欠壓、缺相、諧波、振蕩等保護功能。
(5)具有GPRS通信功能,可將補償結果反饋給上配電管理系統,計算無功功率經濟效益,并可接受系統控制。
然而
杭州水杉科技生產的低壓
智能電容器是應用于0.4kV低壓電網的智能化電力無功補償置。
具有過零投切、交流參數測量、自保護、自組網聯機等系列功能。可靈活使用于低壓無功補償的各種場合,具有結構簡潔、生產方便、成本低、維護簡便等多項優點。